肿瘤患者就要多喝汤?小心越喝越“营养不良”!
吃,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营养的唯一途径。吃好,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对肿瘤患者尤为重要。
在肿瘤的影响下,患者往往会呈现出明显的异常代谢状态,从而营养不良。部分晚期患者还会出现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吃好”是贯穿在肿瘤患者日常生虎及整个治疗过程的。但国内的肿瘤患者对肿瘤患者饮食这件事上,存在着很多的误解:
👉汤里的营养最丰富,要多喝汤
传统观念中,补身体都喜欢通过喝汤🍲来进行。经常有家属为肿瘤患者煲各种汤,如乌鸡汤、牛尾汤、海参汤、猪蹄汤等,甚至嘱咐患者,精华都溶解在汤里了,喝汤就行,汤中的其他食物不用吃。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
汤中的营养成分其实是很少,像肉类、禽类的汤中只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少量的钾、钠、钙、镁等离子,但含有大量的脂肪,营养密度非常低;完全满足不了肿瘤患者的营养需求,且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
而且,对于有些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如胃癌术后的患者,汤类不仅不是“大补”,反而是有害的,患者应该远离。日常的汤都是高脂、高渗的液体,胃癌术后的患者如果摄入过多过快的话,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心悸、晕厥等。
肿瘤患者的饮食还是要以常规饮食为主,如果患者有吞咽困难、咀嚼困难、发热、卧床等情况,可以将各种食材制成糊等流质食物食用,这样既便于吞咽又有利于消化吸收。(注意:像胃癌术后的消化道肿瘤的患者,进食这种流质食物时,需要少量多次进食,不能一次性进食太多,避免发生胃肠道症状)
👉肿瘤患者应该少吃,饿死癌细胞
饿死癌细胞这个说法并不陌生,很多患者及家属会认为“吃得越多越有营养,肿瘤也会长的更快。
但实际上肿瘤细胞的生长跟患者吃多少营养并无关系。
肿瘤细胞直到人死亡前,都在抢夺正常细胞养分,即使患者营养不良,癌细胞照样增长,饥饿只会让患者身体消耗的更快,加速疾病恶化。
那是不是应该不限制进食?也不是。正确的做法是在进食的食物种类上更有选择性,不能再按患病前想吃什么吃什么的想法来吃东西了。
比如碳水化合物就要少摄入。
瘤患者的代谢特征之一是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异常,表现为血糖波动较大,存在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等;而且肿瘤细胞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让葡萄糖优先给它们供能,等肿瘤细胞吃饱了,再供给正常的细胞,所以针对这点,我们就要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摄入其他可为人体供能的物质,来减少对癌细胞的供能,增加对正常细胞的供能。
而可以给人体的供能物质有三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肿瘤患者要增加优质蛋白质及优质脂肪的摄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正常人推荐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0%-65%,对于肿瘤患者,这个比例建议控制在50%以下,且碳水化合物应以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为主。
👉“发物”不能吃
日常生活中,被冠以“发物”头衔的食物并不少见,比如“葱、姜、韭菜、胡椒、羊肉、鸡肉、狗肉、牛肉、大豆、花生等等”都是老人口中的“发物”。
传统观念认为生病期间进食“发物”不但会加重疾病,还会引起各种其他的并发症。
但这些所谓的“发物”基本上都是营养成分丰富的食物,是肿瘤患者需要的,那到底能不能吃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发物”的定义。
我们日常说的“发物”属于中医上的概念,中医认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于它本身特有的性味,这就是食物的"食性"。如果不懂食性,那么对某些特殊体质的人或患者,某些食物的食性就会诱发旧病,加重已发疾病,削弱药力,这些食物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发物"。
但现代医学认为所谓的“发物”可能是能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其在人体不同的状态时引起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不同,人体在疾病状态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更加敏感,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导致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发物”,只要肿瘤患者对其不过敏,是可以正常进食的,不会发生病情加重或者引起肿瘤复发这样的事情。目前为止临床上也未见明确因食用发物而导致肿瘤复发的病例,因此,得了肿瘤不能吃“发物”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相克的食物不能一起吃
在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理论中,并没有“食物相克”之说。迄今也没有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由于食物相克导致的食物中毒案例及相关报道。
“食物相克”致人死亡的说法,很可能是偶然巧合,或是食物中毒引起,或是特殊体质产生食物过敏的表现,并非食物“相克”。
社会上所谓“食物相克”的理由:
一是认为食物含有大量草酸、鞣酸与钙结合影响营养吸收。事实上,大部分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草酸,以“菠菜和豆腐”为例,虽然草酸能与部分钙结合,但其影响小,没有被结合的钙仍可被人体吸收利用。何况,菠菜和豆腐中还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其他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因此,不能因为食物中某个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而放弃整个食物。
二是认为与食物间发生化学反应有关。以“虾和水果相克”为例,认为虾中五价砷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三氧化二砷(砒霜)而引起中毒。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海产品中砷有限量规定,而砒霜中毒剂量是50mg,根据转换系数计算,即使虾里面含有的砷达到最高限量,并且有足够的维生素C转化,也相当于1个人要吃40kg虾,才能达到中毒剂量。
大量的试验研究也进一步证明,“食物相克”之说是不成立的。所以,肿瘤患者在选择食物时,不必太在意“食物相克”,只要食物新鲜,营养素种类丰富都是建议食用的。
👉肿瘤患者是酸性体质,要多进食碱性食物?
有一种说法:“正常人体是弱碱性体质,而肿瘤患者是酸性体质,使用酸性食物容易促进病情发展,引起肿瘤复发;所以要多进食碱性食物,可以改善体质,防治肿瘤复发”。如果没有医学知识,大部分人可能就信了。
其实,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食物化学研究中,食物分为成酸食物和成碱食物(或称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其分类是按照食物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性质而定。
这种分类主要用于区分食物的化学组成。而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消化吸收和复杂的代谢过程,形成的代谢产物有酸性、碱性,还有的呈中性。
尽管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但正常人体具有完整的酸碱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具有自我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靠食物的酸碱性是不会改变人体的酸碱平衡的。
而所谓的酸碱体质理论也早已被证实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所以,肿瘤患者在选择的时候,要以汲取充足而合理的营养为主要目的,而没有必要顾忌食物时“酸性”还是“碱性”。
👉营养补充越多越好
肿瘤患者就算能保证日常进食的多样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发生营养不良;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患者。
营养补充剂是指一种或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组成的产品,它既不是药物,也不能代替食物,而是作为膳食营养的补充品,弥补膳食营养的不足。
常规的营养补充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能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但是,并不能有效减轻由肿瘤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等)引起的分解代谢与炎性反应导致的不良后果。
研究发现,额外添加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特殊营养物质,不仅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还能够激活免疫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有害或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减少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但在这两种营养补充品种类的选择及食用量上是有要求的,并不是补充的种类越多越好,吃的量越多越好。
比如胃癌术后的患者要增加维生素C、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摄入(防止贫血的发生);女性维生素A的摄入量不能太多,女性🤦♀️体内钙流失量要多于男性🙋♂️,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会进一步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在选用时需要注意。
所以说就算对于肿瘤患者,营养补充剂和免疫营养素的补充也不是越多越好的,更不能盲目使用,应该在专业营养师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快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科学饮食吧~
加油 收藏 评论
全部评论
扫码登录海心健康
扫码加入病友群
[平安符]
该评论已被删除
该评论已被删除
已学
感谢分享[早上好]
受教
谢谢分享
学习了谢谢
谢谢分享
维生素C吃什么样的
都是专业术语,能不能给个菜谱啊
维C,B族维生素也可以吃一些
谢谢
感谢分享
长知识了
获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