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症一直好不了,会癌变吗?
42岁的赵女士是位公司白领,平时早出晚归,喜欢吃点烧烤、喝点小酒,时常胃痛胃胀,去医院做过胃镜,结果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当时医生让她吃一段时间药后再复查。但因为身边很多人都有慢性胃炎,她就没怎么放在心上,吃几天药就把这个事放一边了。
直到去年,公司的一位同事查出胃癌,去医院看望的时候,聊起了这名同事也是慢性胃炎很多年了,怎么都想不到变成癌了。赵女士想了想,自己得慢性胃炎也十多年了,赶紧回家查了查资料,发现不少慢性胃炎发展成胃癌的病例,对比网上的症状,感觉和自己很像啊,怎么办啊?会不会也发展成胃癌啊?
其实,不止赵女士,还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炎症一直好不了,时间久了会癌变吗?秉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思想,我们来了解一下:
1️⃣ 什么是炎症?
炎症,其实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根据病因,可以分为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根据病程长短,又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为了“御敌”而发动的“保卫战”。大量的炎症细胞(我们熟悉的有白细胞、巨噬细胞等)集结起来与“敌人”(各种致炎因素:如细菌、病毒、坏死组织等)进行斗争。“战斗”激烈自然就会破坏“战场”(皮肤、粘膜、器官甚至全身),出现明显的炎症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肿、热、痛。
大多数炎症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称为急性炎症。如果“敌我双方”僵持不下,变成一种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十年)的炎症,就成为慢性炎症了。
2️⃣ 那么,慢性炎症和癌症又是什么关系?
先说结论:慢性炎症是癌症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癌症发生的充分条件!
换句话说,就是持续存在的炎症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因素,而单有这个因素又不足以引起癌症必然发生。
就拿慢性胃炎举例,持续的炎症会导致胃粘膜的损伤,为了完成自我修复,胃黏膜细胞会大量增生,一旦受到各种致癌因素的影响,就很有可能“上了贼船、一去不返”……而本是“正义使者”的炎症细胞,也会出现新的状况:一方面加重粘膜损伤(迫使粘膜进行反复的自我修复);另一方面还可能直接破坏增生细胞的基因、刺激肿瘤细胞形成、甚至“协助”癌细胞转移。这时,“正义使者”便成为了癌症形成的“帮凶”了。
3️⃣ 这几种慢性炎症要当心!
目前比较明确,与癌症相关的慢性炎症主要有以下这几种。
🐾 慢性胃炎
据统计约有一半的浅表性胃炎最终会发展成“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指胃黏膜上皮组织转变为肠粘膜上皮组织)”,这两种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癌前疾病”,不过总体发生癌变的风险较小。
如果再有持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饮酒、滥用止痛药物等因素,就会使疾病发展到“不典型增生”阶段,即真正的“癌前病变”阶段,癌变的风险也随之增高:2020年《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中讲到,重度异型增生4-48个月的癌变率高达为60-85%。
🐾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发生的“三步曲”,特别是对乙肝患者来说,一旦到了肝硬化这一步,肝癌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在2020版《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中,描述了肝硬化患者的自然病程随访结果:1、2、3、5年的恶性转化率分别为:3.5%、15.5%、31%和48.5%。
🐾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发病也息息相关。北京协和医院张太平医生在《慢性胰腺炎癌变研究进展及鉴别诊断》中提到国内的一项研究显示:有腹痛表现的慢性胰腺炎患者,1、5、10年癌变率分别为1.5%、5.6%、11.6%。
🐾 大肠炎
特别是长期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大肠癌的几率大大增加。有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趋势和病程长短有明显关系,10-15年后大肠癌发病率每年增加1%。
🐾 宫颈慢性炎症
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特别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高危型(HPV16、18型)所导致的宫颈炎症,约28%的持续感染者会在2年内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约25%会成为宫颈癌。
🐾 另外,胆囊炎和胆囊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淋巴结炎与淋巴瘤等,都有相关性的研究报告。更有人认为,约有1/5的癌症发生和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
4️⃣ 那么,当慢性炎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从上述部分慢性炎症与癌症的发病率可以看出,我们需要充分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在一些早期癌症会继续“伪装”成慢性炎症来麻痹我们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做到以下几点:
⭕️ 疫苗接种
多种病毒感染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这也提示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HPV疫苗对于高危型HPV感染所致的宫颈癌的预防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另外,各种癌症疫苗的研发也在火热进行中。
⭕️ 积极治疗慢性炎症、努力逆转疾病进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020中国专家共识》中,建议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积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不仅可以降低胃癌发生率,还可能逆转胃粘膜病变。一定要规范治疗,千万不能有症状就随便搞点消炎药吃吃,没症状就不管了,那可是“养虎为患”。
⭕️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最重要的发现早期病变的手段,也是癌症“早发现、早诊治”的最重要一环。日本的早期胃癌治愈率达到98%,总体胃癌治愈率高达80%,就是因为全民筛查意识高,绝大多数癌症如果能在早期被发现,就没有再继续“猥琐发育”的机会了。
⭕️ 良好生活习惯
对于慢性炎症的人来说,已经接种疫苗、也去医院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了,是不是就没事了?还要继续抽烟、喝酒,继续熬夜,继续胡吃海塞?其实,约有80%的癌症发生是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的,不用说抽烟喝酒本身就是诱发癌变的因素,这些行为不仅可能使原有慢性炎症继续存在甚至加重,还会诱发新的慢性炎症。
⭕️ 保持好情绪
“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百病消”。听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很多人不重视,更做不到。老祖宗将“喜怒忧思悲恐惊”列为疾病的病因不是没有原因的,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明确情绪因素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密切相关。
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很多医生也会叮嘱我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也讲过“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让人获得充分的安全感”。所以,听医生的话,听老师的话,情绪真的很重要,甚至,好的心态已经是胜利的一半了。
现在,再回头讲讲文章开头的赵女士吧。赵女士去医院复查了胃镜,规范治疗后,恢复得不错,幽门螺旋杆菌已经消除了,慢性胃炎的范围也明显缩小了。她在医生的建议下减少了应酬、开始锻炼身体,学会了从工作中抽身寻找乐趣、制定了体检计划。1年过去了,赵女士的身体越来越好,人轻松了,工作、学习和生活反而更高效了。
所以,慢性炎症并不可怕,它距离癌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我们要正确对待它。“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加油 收藏 评论
全部评论

扫码登录海心健康

扫码加入病友群
谢谢![送花]
学习啦
学习了
学到很多
当下社会谁都或多或少有点小毛病,不必担忧也不能轻视,定期检查是关键,病变及早就医
感谢分享
[万事如意]
学习啦,涨知识了。
👍文章写的太好了,就喜欢看这样的文章,给小编点赞(。ò ∀ ó。)
在这里面学习到不少的知识
学习了学习了。
慢性咽炎会癌变吗?
不要怕
我是慢性咽炎
炎症一定要重视
我就是慢性胃炎,十多二十年了
把一切炎症击杀于初发阶段!
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说得好!